# 个人基本情况
- 本科:江西四非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2022 级。
- 排名:173 人,rk6。
- 竞赛:若干国奖,若干省奖。非 ACMer,属于是大薄弱。
- 科研经历:2 段,low-level vision 相关,一篇会议在投,一篇竞赛产出的 CVPR Workshop。
- 英语:四级 558,六级擦边 428。无雅思。
# 定位与计划
- 院校倾向:因为本科学校 title 实在拉跨,基本上能 211 就不错,能有 985 就是烧高香。导师组内就业前景好仅次于 title 优先。有一定的地域考虑,南方优先,以深圳最优,毕竟自己在深圳生活过 12 年。
- 方向选择:AI,cv 优先,nlp 也能接受。low-level vision 方向,可 3d,可多模态。nlp 只要是大模型就勉强能接受。
- 导师选择:会参考这个导师学生的去向。抢一作过分的导师不要。比较 push 的导师,如果学生成果好,那就还能接受。
- 其他的一些考虑:专硕不要搞得要租房住,不要学费太高就能接受,学硕最佳、直博只考虑 985。
因为是四非,也没多少 9 的可能,所以综合来看,我的择校倾向:导师≈实验室 > title > 地域 > 方向。
最终去向:苏州大学 NLP 专硕,大模型方向。
# 大三
在大三上开始的时候,当时是上一届保研刚结束,看到有保研成功的,有保研失败的,有保研去了好学校的,也有保研一般般的。当时也是因为氛围而焦虑了一段时间:
2024 年 9 月 19 日:今天得知了上一届的保研情况,计科保研名额 11 人,最低排名的,平时分 57,竞赛科研附加分为满分 10 分,总 GPA 为 67。目前我的平时分为 55,附加分为 5.5。就算大三结束附加分拉满为 10 分,总 GPA 也只能到 65。我不是一个很焦虑的人,但是今天比大学以来任何一天都要焦虑好几倍。
2024 年 10 月 16 日:最近一直在思考,我选择了这条卷保研的道路。为了保研,摸学校的保研制度,卷各种比赛。随着比赛得奖越来越多,可以想象最后会一身荣誉挂身。但是我越发觉得在卷这些水赛过程,自己实际上并没有专注于计算机领域各种技能,知识的深耕,感觉自己并没有在变强。最后一身荣誉,结果却是一身空壳。虽然也被称为,为了敲门砖而卷。也没什么不对,但我自己越发感觉自己越往这方面卷,自己越空虚,最近这种感受相当真实。有一种,我大学三年都干了什么的错觉。悲哀地感觉,自己在保研这条路上被绑死。
2024 年 11 月 4 日:数学建模国赛第一批结果出来了,无缘国奖。当时做 a 题打算冲一冲,结果答案和标答差距有点大,果然能猜到直接无了。还有一个全球校园 ai 算法精英比赛,又只有一个安慰奖。最近的比赛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,愁。最近愈发觉得打这么多水赛,自己除了科研方面,硬实力没有长进。倒不如认真扎实地学课内知识,在课内的基础上做和课内有关的拓展小项目。或者往外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在这个方向研究和学习。
2024 年 12 月 14 日:很难受,对于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要留心留意,生怕自己的一些行为触碰了学校保研的细则红线。
这些内容来自我一年前的一个回答,当时想实时记录一下保研的历程,但是后面更到 25 年 1 月就断了,因为越来越忙了。
也正是在 1 月的时候,我决定秉持这样的信念走下接下来的保研道路:越是绝境,越要相信。这个信念在 25 年临近保研资格公布时一直支撑着我没有崩溃。在 25 年 1 月后,我无理由相信自己能够保研成功,并以此为基本,背水一战,全力冲保研。
1 月的寒假加了很多的保研信息交流群,在此感谢这些群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,饮水思源一下:
- 四非保研交流群:742203503
- 双非保研交流群:798392218
- 绿群 1 群:943826679
寒假开始不断地阅读保研经验贴,对整个保研有了新的认知,自此打开大三保研的真正大门,对大三下有了清晰的规划。
到了大三下,一方面继续打比赛,争取积累到 10 分的附加分,另一方面做文书方面的准备,制作简历,准备套磁信陶瓷老师,还有一方面是被科研和专业课占据着。大三下于是就这么过去,时间来到夏令营。
# 夏令营经历
| 院校 | 入营情况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南大计院 | 寄 | 自然是报着乐 |
| 中大网安 | 寄 | 刚报完名一两天,夏令营就取消了 |
| 北大信工 | 寄 | bar 挺高的 |
上科大信院 VDI | 寄 | 信院 VDI 很强,但需要联系到导师,门槛较高。自然,导师没回我信,夏令营也没进 |
| 中科院深先院 | 寄 | 其实是弱 com,联系导师没回复,自然寄 |
| 南京航空航天计软 | 寄 | 今年夏令营 bar 很高,卡 211,双非 rk1 也进不去 |
| 深大计软 | 寄 | 很奇怪很奇怪,我的 bg 居然没入四非的营,可能是 oq 了 |
| 中科大 | 寄 | 不收双非四非今年居然要申请表上有意向导师签字,第一次见到这种 |
| 北京师大人智 | 寄 | 今年也是申请表上要有意向导师签字 |
| 南大智科 | 寄 | 老师要我,但夏令营不收双非四非,除非 bg 硬到有 ccf-a 一作 |
虽然不太敢相信,但还是不得不接受夏 0 营的事实。虽然夏 0 营,但是因为也在积极联系老师,所以也有少许收获:
# 南方科技大学 - 电子信息
联系了一个导师,这个导师做 3d 的,偏具身智能方向,以及做无人车。姑且称这个导师叫导师 A,面试后导师 A 表示我挺优秀,比较赞赏,但是也挑明了要先过预推免初审,然后再择优录取。导师 A 是一个外籍院士,当时因为第一次线上面试就遇到了这样的大牛,稍微有些紧张,看导师 A 的反应,虽然觉得我挺优秀,但是又没有特别想要我的意思。
后面不太放心,又邮件联系了导师 A 的一个博士毕业生,线上聊的比较愉快,消除了我对这个导师的疑虑。
#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- 网络安全
联系了通信学院一个大组的大导,姑且称为导师 B,通过了团队的面试,两天后电话通知通过,也算是顺利拿到口头 offer。线上面试主要也是以 ppt 介绍自己的经历。当时是在导师 A 面试完后的 ppt 基础上进行的改动与精进,因此我自认为讲的效果不错。
# 南京大学 -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
联系了一个做图像恢复方向的导师 C,面试后导师 C 表示非常欢迎我来,但是也让我做心理准备,南大一般不收四非,四非双非几乎进不了。果不其然,夏令营没进去。后面就没有再考虑南京大学了。
今年夏令营不发 offer,大部分是宣讲营。这么看来,我虽然是夏 0 营,但是面试了几个导师,西电拿到了口头 offer,也算没有虚度夏令营时期。
# 预推免
在填报其他学校预推免时,自己也不断联系里面的老师,相当于提前占个邮件坑位。基本上都是已读不回,我觉得可能进了预推免再联系会更有力,但即使是这样,提前联系总没坏处。
| 院校 | 预推免情况 | 备注 |
|---|---|---|
| 中大 CS | 寄 | 自然是报着乐。 |
| 西电网安学硕 | 鸽 | 深入了解后,导师不合适。 |
| 苏大 CS 学硕 | 放弃 | 第一批入的,海营。后面联系的导师竞争太大,安排我到同一个课题组的另一名导师。 |
| 南科大电子信息学硕 | 寄 | 今年是弱 com,被那个导师养鱼了。 |
| 南大智科专硕 | 寄 | 母庸置疑,底层四非绝无可能。 |
| 苏大未来学院 AI 专硕 | 入 | NLP,有点可惜的是专硕。 |
| 深大计软学硕 | 寄 | Over qualified 了。 |
| 中科院深先院数字所专硕 | 寄 | 当时夏令营就没进去,没啥戏估计。 |
| 中科大信科 6 系专硕 | 寄 | 乱报的。 |
| 中科大先进院专硕 | 寄 | 这个是弱 com,联系导师太晚了,基本没戏了。 |
# 南方科技大学 - 电子信息
临近预推免,我了解到南科大的电子信息预推免是需要导师推荐才能进去的,于是我邮件联系询问导师 A,问能否推荐入预推免。导师 A 回复暂时未了解到需要推荐才能进入这样的细则,让我报名即可。顿时觉得满脑子的疑虑,感觉这个导师在养我鱼,一方面报名的同时,开始找其他的学校。
夏令营后以为南科大是我的兜底,想着其他学校就算不要我,我还能去南科大,回到深圳。现在预推免,越发觉得导师 A 在养鱼。后面报名后果然被学校默拒,果然导师 A 在装傻,信息不对称更是暴露了他实际上有了更好的人选。我果断弃之,寻找下一家。
#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- 网络安全
虽然夏令营时拿到了西电的口头 offer,但听说西电会鸽人,所以还是不太放心。团队面试时有个老师说只要预推免过了院初审,后面基本上没问题,填报时可以选择团队任一一个老师填报。于是我填了团队一个小导 D 作为意向导师,是南校区的网安学院的导师。但是因为之前联系的是团队的大导 B,没有提前邮件联系这个填报的导师 D,加之我后面补上邮件,这个老师 D 也没回复我,我更加怀疑可能会鸽我,所以我开始考虑其他学校。
# 苏州大学 - CS 学硕
西电和南科大双双放弃后,我并没有因为没有保底而多大焦虑,而是更敢于放手联系更多的导师了。正巧当时同校的保研搭子们对苏州大学十分热衷,除了我之外,有 5 个人报名了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预推免。苏大预推免需要到线下参加机试,当时他们 5 个跟我说要不要暑假一起去苏大,我没怎么想就报名了。
苏大 CS 的报名分两批,第一批截止于 8 月 23 号报名,第二批截止于 9 月 1 号报名。我下手很快,报名了第一批,和他们 5 个一起去了线下参加机试考核。机试考核比较简单,10 道题,做了 7 道,有一道有 bug 没调完。他们 5 个都做了 8 道 +(本人在 ACM 是菜鸡)。不过也满足了,以前刷题的努力都有帮助。
线下去的是苏大天赐庄本部,风景非常漂亮:





附一张在苏大里骑共享单车被后面朋友抓拍的照片:

苏州的景色也相当美:
<img src="../../assets/suda7.jpg" style="zoom:50%;" />
# 苏州大学 - 未来学院专硕
苏大机考完的当天晚上,在民宿时我就用邮件联系了一个做 NLP 的导师,邮件附上自己已经参加完机考的信息。第二天就得到了回复,加到了老师的微信,姑且称为导师 E 吧。导师 E 和我约了一个时间进行线上面试,时间大概定在回到学校的时候,大概是一周后。联系完导师,占完坑,我和 5 个朋友们就在苏州玩了一下,然后转去嘉兴海盐看了看海,然后就坐上了回校的火车。
线上面试,导师 E 安排了一个研究生师兄面试我,我依旧用以前的 ppt 小修了一下进行介绍。这个师兄问的问题非常细,非常犀利,以至于我有点卡,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不过好在我的研究经历是 cv,他做的主要是 nlp,从而没翻车。
面试完后的几天,我联系导师 E 询问结果,导师 E 说可能还需要面试一次,我感到疑惑。
没过两天,一个导师 F 加了我微信,说导师 E 那边竞争比较大,建议我从计算机学院转去未来学院到他名下的专硕。导师 F 和导师 E 是同一个课题组,一起培养学生。我当时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,就先答应了。从计算机学院转去未来学院,需要在预推免系统撤销在计算机学院的申请(虽然我后面查系统发现已经通过了计算机学院的机试考核),然后重新申请为未来学院。我用邮件联系了苏大计算机学院招生办的老师,让他帮我撤销。
后面报完名后,我参加未来学院的线上面试考核。线上面试很水,也是介绍 ppt,但是要在此之前进行英文自我介绍。虽然我临时准备了一段时间,但是面试的时候还是卡壳不少,我自认为自己英文自我介绍没做好。后面介绍 ppt 要求要在 10 分钟内讲完,我有点超时了,被老师提醒了一次,提醒后我加快了些速度,几个老师提了两个简单的问题,线上面试就结束了。
一段时间后查系统,未来学院的考核也是通过了。后面知道,苏大未来学院其实就是一个弱 com,只要联系导师,导师愿意要,然后导师能帮忙填推荐表给学院,基本上就能过。
# 九推
预推免结束到九推前,基本上 offer 都是锁死的还没有释放,所以联系基本上没啥用,都没回复。九推前一天倒是有鸽子链启动的迹象,保研信息群在九推开始后也发布了紧急扩散、捡漏单之类的。
有了苏大 NLP 的稳 offer 后,我有点摆烂了。主要是再联系到新的去处,也很难比得过苏大 NLP 的含金量。而且,有了稳的 offer,个人而言,再联系到新的去向占掉别人的名额,感觉心里不太平衡,有点出生。所以当时就没想再折腾那么多,直接填报了苏大作为志愿。
关于九推捡漏是有门道的,同专业也有捡漏到南开、985 的。所以如果预推免前没有 offer 也不要心急,后面九推一大堆 offer 释放出来。
今年因为改革,时间提前了,9 月 22 号开始填报志愿,这个时间段会出现第一批鸽子,这批鸽子主要是那些手里超过 3 个 offer 的人,需要释放掉其他的 offer,直到手里保留 3 个作为志愿。9 月 23 号是学校发复试通知,这个时候会收到志愿学校的复试通知,这会出现第二批鸽子,这批鸽子的特点就是,比较善良,会主动释放另外两个志愿,留下梦校的 offer 作为最终志愿。当然,也有继续保留三个志愿的,所以第二批鸽子相较第一批鸽子要少。9 月 24 日主要是进行复试。9 月 25 日上午 9 点,通过了学校复试,会收到学校发的待录取通知。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第三批鸽子,这批鸽子在下午 2 点前会释放掉另外两个志愿。
9 月 25 日确认完待录取后,志愿无法修改,保研就可以说结束了。九推的时间是 9 月 25 日到 10 月 20 日之间,25 号还没有 offer 的也不用急,还有很长的时间留给你去了解老师,然后联系捡漏。密切关注保研信息群的紧急扩散、捡漏清单,一个个联系表单里的老师。今年的紧急扩散清单就有近 500 项,还是有很多可以捡漏的,不过就看运气了。

# 最后总结
- 保研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双选过程,学生没必要抱着舔的心态去申请。牛导不会因为你的跪舔文案而看上你,对方看不上你,你也没办法,你只能选择水平相较之更低的导。你选择被你 over qualified 的导,即使你因为有更好的去处拒绝了这个导,只要你尽早告知,也没必要为自己的行为愧疚。毕竟还是那句话,双方是互选的过程,这个导也没有理由生你的气,你是出于升学考虑才同时联系多个导师。
- 多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,多逛保研信息群。
- 是否要直博一定要尽早考虑清楚,时间最好在 3,4 月下定主意。5,6 月联系直博老师,这样还能占到好的老师的名额。我其实是有点后悔没提早想清楚的,我自己对读博也不排斥,毕竟本科经历过科研的全流程,也是很能抗压。如果尽早想清楚去直博,一方面 title 的限制更少了,也能拿到较好的导师,另一方面还能一步到位博士学历,比硕博连读时间更少。当然,是否愿意读博还是看个人。
- 底层四非如果读硕的话,还是多尝试一些弱 com,像中科大这种对四非歧视很大的就不要抱希望了,你能相信中科大信科 6 系的咨询群,学校 + 姓名作为入群验证,但申请后仍迟迟无法进群吗?
- 还是那句话,只要你积极不轻言放弃,该要你的一定会要你,不想要你的一定不会要,尽人事听天命。奉上名录:越是绝境,越要相信自己。
